投资1500万,城市环境大变样。
这是今年沙嘴办事处城市环境整治的份成绩单。
“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发动全民进行城市环境大整治行动。”8月18日,沙嘴办事处负责人如是说。
“资金不筹资于民,惠及老百姓”
“变化大的是城区的道路建设,路变宽了、变畅了、变美了。”近日,刚从外地归来的章女士,漫步在十一墩社区光湖路动情地向记者说。
自文明城市创建以来,该社区以“大清理、大整治、大投入”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积推动整创工作。在十一墩社区,记者了解到,社区每天调集两台铲车、三台金刚车,10名工人组成一支“精干队伍”,逐块逐段开展清理。对清理出来的段面,社区统一部署人员进行全天保洁,每个路段每个小区都配备5名以上保洁员,每天耗资接近2万元。
截至目前,该社区累计投入整创工作资金已达300多万元。十一墩村主任介绍说,此次大创建活动所需经费未从居民中筹集。
据了解,沙嘴办事处投资1500万元开展文明城市整创工作,按照“老城保洁抓整治,南城清扫抓清理”的工作思路,全办发动、全域参与、全力督办、全力整治城市环境。
由单一向“大城管”格局转变
清晨6时,汪洲河路已从睡梦中醒来。
几名环卫工人拉着装满垃圾的架子车,走几步看到没有清扫干净的地方,便停下来扫了起来。一位姓谢的大姐说:“我们早上5点开始扫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干净。”她们几个人负责汪洲河路的卫生清扫,从早上5点到晚上8点,轮流上班,发现垃圾随时清扫。
一个城市要保有持久魅力,必须提升城市品位,这需要建立科学长效的管理体制。沙嘴办事处党委班子在整创动员会议上多次要求,要在管理中调动有限的人才资源,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竞、激励等机制引入到城市管理中,使城市管理跃上一个新台阶。
据悉,创建整治活动覆盖辖区内53条路段,18个小区,3个市场,11家企业,并在这些地方安排了责任单位、机关干部、村组干部、环卫人员进行包保落实,形成保洁网络化和责任化的工作机制。
同时,对各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办事处拿出20万元予以奖惩结账;拨付工作专班期10万元整创工作经费,印制1000个环境卫生监督员袖章、添置500个印有沙嘴环卫的垃圾桶、购买300套环卫服装和20辆板车、订制100把门前三包旗子和50块整创责任牌,全部下发到各责任村(居)。
整创迎来大变化
今年70岁的刘大爷和老伴,在十一墩永乐社区里住了30多年,每天早上都要到小区的马路上散步。对于小区的环境变化,他们再熟悉不过。
老人指着路口说:“过去这里是脏的。不是卖菜人把菜叶、瓜皮留下,是居民‘高空作业’把垃圾扔下来。自从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这里焕然一新。新添置了垃圾桶,垃圾不再乱扔,每日的垃圾随时清运,没有蚊蝇。甚至连上个世纪的建筑垃圾都清理掉了!居民出行方便多了,都在为这件事高兴!”
现在,在各居民小区,随时随处可见清洁工的身影。驾驶着拖拉机的拉运工,分片拉走当天垃圾。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清理死角卫生,清理野广告。楼前楼后、楼口,居民认真打扫,努力维护。
社区是该办环境卫生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在南城新区1、2、3号路、叶路和绿湾新城大道西端,以往建筑材料占道、建筑垃圾常年无人清理,现在各村(居)组织小挖机,板车,对重点地方进行清理。
在社区、在工地、在广场……而今,仿佛一夜之间,脏、乱、差现象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赏心悦目的城市街景,让人处处感受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果实。(记者姜倩实习生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