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房网
您当前位置:仙桃房网>仙桃楼市>本地楼市

中岭村:村庄里的“都市”

2011年09月01日 09:59     小编:     仙桃日报|0     点击:3206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我们中岭村像村庄里的都市,越来越现代了,越来越美了。”眼下的彭场镇中岭村,村民们的话语里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放眼中岭,现代化的厂房一排排,一座座;农民公寓白色与灰色相间,淡雅别致;社区服务拔地而起;社区里大道通天,水、电、通讯、排污等设施全部采用地下管网铺设,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和宽带网;农民文化广场歌声飞扬,舞姿翩翩,成了农民自娱自乐的“梦工厂”……

  中岭,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中岭,一个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闪光点。

  庄稼地里“长”出工业园

  “百闻不如一见,我还是领你先去逛一圈。”8月29日,记者来到中岭村,村党支部书记彭章林带我直奔中岭工业园。

  “那里规模以上企业扎堆:新发在那里,富源在那里,江汉重工也在那里……”一根烟的工夫,我们踏上了中岭工业园这片热土,来到了江汉重工机械公司,总经理邵纪烈介绍,他的厂原本在彭场老工业区,前年搬到了这里,投资总额超过了8000万元,成了武重、大连造船厂等大型冶金、船舶、汽车制造厂家的合作伙伴,去年上缴税收960多万元。眼下,公司再度扩规,一个3万平方米的车间即将投产受益。

  “建设新农村,关键靠工业;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是靠工业。没有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彭章林说,2009年初,彭场镇委、镇政府投资2300万元兴办中岭工业园,中岭村积配合,拿出土地1500亩。去年初,中岭村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仙洪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试点单位,成为全市批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

  让中岭人想象不到的是,这个5年前人均纯收入不到1800元的村成了市委书记刘新池的联系点。一年多来,刘新池多次深入中岭村调研。他明确提出,要把中岭村作为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使村成为城乡生产要素集聚、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平台和新的增长点;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成功实践地,“让考卷变画卷”。

  中岭的动力足了,产业的支撑点牢固了。目前,中岭工业园已落户42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8亿元,去年完成税收1000多万元,今年以来又创新高。

  工业发力,农民华美“转身”。目前,中岭村1700多人在家门口业,月工资均在1800至3000元之间。

  农民住公寓,“好像在做梦”

  “还是住公寓好。”

  这几天,中岭村一组农民陈新姣显得别兴奋。“再过一些天,我的儿子要结婚了。”陈新姣说,自从住上还建房,一家人乐淘淘,喜滋滋。

  说起住农民公寓,陈新姣有点不好意思。她说,当初与村里达成同意搬迁的协议后,她想悔约,怕搬进公寓后生活不习惯,也舍不得那个住了几辈子的“窝”。

  在陈新姣109个平方米的新房里,我们看到了宽大的阳台、明亮的客厅、安宁的卧室、新置的电脑、雅致的书房、整洁的卫生间……陈新姣说:“跟城里人相比,我们没什么二样。这是我们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陈新姣说出了乡亲们的心里话。中岭村计划3年内,让800多户全部住上农民公寓,眼下已有350多户入住。

  幸福来敲门,陈新姣们有了灿烂的笑容;

  幸福来敲门,陈新姣们看到的前景更炫目。

  在400亩社区的地带,记者看到,5200平方米的中岭村党员群众服务已完成主体建筑工程;6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四周垂柳依依,各式商业广告牌比比皆是,对面的农民培训即将交付使用。社区总投入超过1400万元。近60万平方米的商住楼也开始出售。“未来3年,中岭社区将入驻5000户,2万人。”

  中岭社区手笔大了,创富的速度加快了。彭章林介绍,眼下,全村从事商业、餐饮业的超过了200人,月平收入4000元左右。

  中岭村发了,中岭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彭章林说,去年以来,市直相关部门为中岭村办的实事和好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光是市财政局请武汉理工大学规划设计院为社区绘制了蓝图,与村里干部群众一道迁村腾田,建设中岭社区。中岭人说:“等社区全部建成后,要在这里为有功之臣立块碑。”

  农民办养老保险,又是一个“没想到”

  “这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一句短语,不知被中岭人用了多少次。

  槐庭,中岭六组农民。

  这些天,他期盼的,是“把北京时间往前赶”,“快点拆迁到自家,快点住上农民公寓”;

  这些天,他兴奋的,是村里为他办了养老保险。他说,“没想到,我们农民到了规定年限,也能从社保领退休费了。”

  让槐庭“没想到”的事还有一大串,光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每月从村里领到了100元“退休金”。

  与槐庭一样,眼下,全村符合条件的560多人已办理养老保险手续;660多名年满55周岁的女性村民、60周岁的男性村民每月都领到了由村里提供的“退休金”。

  “财富是村民们创造的,财富的蛋糕应该由村民们来分享。”彭章林透露,养老保险加上“退休金”,每年村里需支出130多万元。

  看得出,彭章林账算得很细,底气也很足。

  很显然,中岭的土地出让金没有分光吃净,大量资金都用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上。

  中岭如日中天;中岭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去年以来,省领导多次来中岭实地考察。宜昌、孝感、黄冈等地的考察团也纷至沓来。不少考察团成员说:过去,中岭学我们;现在,我们要学中岭了。

  梦想,在中岭启航;希望,在中岭扬帆。(陈国力)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