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房网
您当前位置:仙桃房网>仙桃楼市>小编说房

平顶山众多开发商集体越红线 少批多建坐等罚款

2010年08月13日 09:54     小编:     大河网|0     点击:1853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规划的是多层,建成后变成了小高层;规划的是小高层,却肆无忌惮地盖成高层。如今,这种现象在平顶山市屡见不鲜。是规划部门监管不力?还是众多开发商集体 “不小心”越了法律的红线?

  知情人告诉记者,由于对开发商的这些“适度”违规有关部门大多是罚款了之,而罚款的数额和违规后获利的数额相差巨大,这种故意违规、坐等罚款的“潜规则”成了不少开发商的牟利捷径。记者 俊生/文图

  在湛河河堤上的违规楼盘

  少批多建坐等罚款成“规则”

  “平顶山市区的湛河河堤上,竟然盖起了5栋30多层的高层建筑。而为了盖楼,原本满眼翠绿的湛河河堤愣是被挖去了近一半,这算不算占用绿地的违章建筑?如果说这个地方建高层不算违规,那么,该建筑项目原本规划的是十多层的小高层,现在成了高层,近在咫尺的规划局难道是近视,一年多始终没有发现。”7月28日,在省会一家网站的论坛上,一位网友发出了这样一个帖子。

  帖子很快引起众多热心网友关注,随着更多平顶山网友的参与,另外一个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在平顶山,类似这样规划十多层盖成二三十层的建筑随处可见。“有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才有修桥铺路建房等区域性规划。换句话说,一个地方规划成可建10层或20层的楼房应该是无法调整的,难道开发商不怕房子被当成违章建筑拆除?”一位名叫“小小”的网友对此现象的困惑,也成了众多网友评论的热点。

  “这是潜规则。”网友“投名状”跟帖说。

  罚款少,获利多,谁不违规谁OUT

  8月7日,记者辗转找到了供职于平顶山市建设系统的网友“投名状”。在多次确保不会因此触及他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投名状”才同意了接受采访。

  对于网友提到的平顶山市内众多房地产项目都存在“少批多建,故意违规”问题,“投名状”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材料,“这上面的楼盘,全部存在类似现象,比如规划许可证上是19层,开发商却盖成了30层。”

  对于开发商为何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地违规,“投名状”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经规划局批准,某开发商可以动工兴建1栋12层的小高层住宅楼,1梯3户,共36套房子。可施工中开发商擅自改动规划,把12层变成了30层,并将房子对外出售。按照规划法有关规定,这种违规行为重则要拆除,轻则要其改正并接受处罚,处罚的比例是工程造价的5%~10%。“房子已经卖出去了,动辄几十个数百个购房者,政府要是拆除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罚款,例如按照工程造价的7%计算,那么这个开发商要支付约140万元,但该楼‘长高’后多出了50多套房子。一套房子赚5万元的话,50多套是200多万元。算开发商如数上交罚款,还是要多赚不少。”“投名状”说。

  批6层,直接盖成15层

  8月7日至11日,按照网友提供的平顶山市擅改规划、少批多建房产项目分布信息,记者以购房者身份,逐一进行了核实。

  在该市一家名为“碧水蓝天”的售楼部,记者提出要买该项目1号楼的一套236平方米的复式楼。之前,记者从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局网站上找到了该项目内容,按规划许可证上的要求,该楼盘高能盖到19层。售楼小姐告诉记者,这套房子必须全额付款,原因是“该项目规划了30层,而记者买的是32层、33层,无法办理银行按揭。”

  那么,既然是属于开发商擅自改变规划加盖的,办理房产证是否会有问题?这名售楼小姐称,目前公司领导正在疏通关系、更改规划,“房产证肯定能办下来,但要比其他楼层迟一些,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三五年。”

  为何要超规划增加楼层?售楼小姐坦言,很多开发商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交了罚款也可以把手续补上了,违规的也成了合法的”。

  离这家售楼部不远,是另外一家房产公司的售楼部。在规划局的网站上,公示的内容显示:该项目层高为11层,但实际上该项目已经盖到了29层。和之前的售楼小姐相对坦诚地说出了部分违规内容相比,这里的售楼人员异常肯定地告诉记者:我们规划的是29层,放心买,不会有任何问题。

  记者先后对市区的15家楼盘进行了暗访,证实了其中8家存在严重的擅改规划、少批多建的问题。甚至有一家楼盘,规划局批的是6层,后开发商接连跨越了多层、小高层的限度(12层之内),直接盖成了15层,成了高层住宅。

   市民质疑:规划局涉嫌不作为

  一个房地产项目从立项,到征地,再到规划、发证、施工,直至项目完工、销售、入住,其间要经过若干个部门的审批、监管。而作为规划部门,更是在施工期间负有全程监管的义务。那么,这么多的项目存在相同的违规之处,作为规划部门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在少批多建的项目中,有一个叫‘碧水蓝天’的楼盘,与规划局直线离不足300米。”采访中,一位刘姓市民困惑不已,“该项目规划的是19层,现在盖了30多层,在规划局眼皮底下,为什么没有及时采取强制措施?”

  对此,市民东(化名)也感同身受。东2009年5月在湛河桥附近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24层。交了定金,签了合同后,他才得知,自己买的那栋楼,原本规划的是19层,也是说他买的24层原本是不存在的。

  担心房子的产权问题,东多次找到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反映、咨询。开发商告诉他,目前正在疏通关系,更改规划。而规划部门则表示,该项目的违规情况他们已经了解,目前正在着手处理。“如果规划部门在监管期间,一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开发商不可能把19层盖到30多层。”对于规划局的解释,东表示不解,“楼盖好了,也卖得差不多了,再去处理开发商的违规问题,规划部门是不是有不作为的嫌疑?”

  违规项目已经在查处中

  2010年8月10日上午,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前往该局进行查询“碧水蓝天”楼盘的规划情况。在该局办公楼二楼规划科,一位工作人员在查阅了相关登记资料后称,记者查询的楼盘规划有19层,“你买的32层,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

  这样的情况下,会不会影响以后办理房产证?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来说肯定办不下来,“但目前该项目的开发商正在申请调整规划”。对于能否“调整下来”,这位工作人员坦言“不好说”,因为并不是每个规划都能调整的,如果要调整,前提必须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大原则。

  2010年8月11日上午,记者此采访了平顶山市规划局监察支队的一位负责人。采访中,对记者提及的几处违规项目,这位负责人称,规划部门已经在着手查处,开发商正在申请调整规划,“但查处和调整规划都需要一个过程”。

  开发商先是少批多建,之后是肆无忌惮地违规,被相关部门发现查处后又转而“调整规划”,试图变违法为合法,这其中有何深意?类似于“碧水蓝天”这样的楼盘违规情况,开发商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使然,还是因为“适度违规”后的罚款额度无关痛痒?对此,这位负责人未作正面回答,是一再解释“原因很多”,并称“调整规划”是合理的,需要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和办公室联系。

  8月11日11时许,记者和规划局办公室联系,对方表示,领导都不在,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外出了,不方便接受采访,可以把相关问题传真给他们,他们会及时回复。当天中午,记者将市区内少批多建的违规房地产项目名单以及市民对规划部门的质疑内容,传真了过去。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没得到任何回复。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