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近4000名市民赶到英雄广场,咨询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政策。他们关注的问题涉及公租房的保障人群、准入条件、申请流程和租金标准、实施时间等。
市国土房管局、市住房保障办举行的《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约10000张,收到市民意见和建议约200条。
有市民建议,政府要加大公租房的建设力度,适当降低公租房的租金标准,照顾更多的“夹心层”人群。据悉,按照计划,广州将在今年底推出8000套公租房,今后还将要求在公开出让的住宅地块中配建公租房。
希望降低公租房准入门槛
陈阿姨今年53岁,家住荔湾区南源街。昨日一大早,她赶到了英雄广场。据称,家里有她与丈夫两口人生活。现在,他们在南源街一间简陋的农用房租住,租金每月600元。
陈阿姨退休已经两年多,十多年前,丈夫病休。陈阿姨退休前,两人本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但当时,两人工资低,没有能力买房。退休后,两人每月工资共4222元。可工作人员告诉她,按照现征集意见的标准,两口子又超出了申请经适房的标准。
既没有能力买普通商品住房,又不能申请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更让陈阿姨担心的是,租用的农用房建在铁路边上,即将被拆迁。“买又不得,租又不得。租房拆了以后我们真的是无家可归”。她希望政府能别照顾已经退休了的老人,调控申请经济适用房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标准,让退休老人也能有家可住。
而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周女士与丈夫租住在市一间10平米的单间里。再过两年,周女士到了退休的年龄。“跟着物价上涨,退休金很可能也每年增加几百块。这样一来我们的月收入超标了,是不是会失去申请的资格?”她建议,政府能把家庭收入申请线从每人每月1250元提高到1500元。
市住房保障办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如果收入水平申请线定得太低,申请的人会比较多,到时房源会比较紧张,入住公租房的轮候时间也会相应延长。“怕很多申请人等太久,情绪会受到影响,现在将申请的标准稍微定高点,先尽快解决困难的家庭的居住问题,今后再调整标准,解决其他家庭的问题。”
80%租金标准有下调可能
在昨天咨询会现场,黄阿姨声泪俱下。
她的儿子已经不在了。之前,她和老公拿到了经适房的准购证。但由于没钱,连房源都没去看。“我老公70岁了,没有退休金,我一个月2000元退休金要两个人用。”
黄阿姨说,自己的要求不高,要有二三十平米的一房一厅安身好了。对于政府建的公租房,她觉得低市场价40%的租金标准还是比较高,好能接近廉租房的3.5元/平方米。
市住房保障办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建的公租房租金标准已经过充分研究,但也将根据市民意见进一步完善。
社会力量建设的公租房租金定位不高于市场价的80%,是考虑到如果租金太低,担心包括房产企业、村集体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公共租赁房的积性不高。“如果没企业参与,公租房的供应会受到影响,受益人群也将减少”。
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社会力量建设的公共租赁房租金标准定在区域市场租金的80%是高标准,不排除企业可以调低租金增加公租房的竞力。
广州市将社会力量建设公租房的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方面的优惠建议向上反映,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应优惠措施。
已收回1700套存量房补充房源
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市住房保障办主任李俊夫昨日表示,将根据市民反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公租房办法,修订完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保障政策,加快建立起无缝对接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和供应体系。
据透露,正式的实施办法将在年底推出。
市住房保障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广州将从政府建设、三旧改造、社会力量建设、直管公房改建等四个渠道来筹措公租房。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将要求在出让的商业土地中配建一定数量的公租房,出让合同中会约定其数量、规模和质量等。同时规定先建好公租房。
据预计,这些地块有部分会在城区,主要是考虑到公租房分布要尽量均匀,保证公建配套齐全,满足不同区域人群需要。
目前,广州已从市六区收回1700套左右的存量房,其中包括政府的直管公房、各单位在房改期间建设的自管公房和教育系统的房屋。这些房源将作为公租房的重要补充,目前正在安排符合条件的家庭准备入住。
另据介绍,在新建的松洲、南岗、大沙东等保障房项目中也有公租房。“广州的公租房色是可以和经济适用房相互转换,符合条件的公租房住户可以先租后买经济适用房。”
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租房办法正式实施后,将立刻推出房源,取年底前完成推出8000套公租房的目标。
专家分析
政府要让利吸引社会力量参建公租房
长期研究住房保障问题的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琳教授认为,社会力量建设公共租赁的积性不能完全通过租金调动,如果租金标准太高起不到公共租赁房的作用了。
她建议政府可以先通过国有企业等参与公租房建设带动社会力量,同时政府应该在土地出让金和税收方面进一步让利,甚至可以给一些补贴,来吸引社会力量的积性。
陈琳还建议,广州可以参考香港公屋的经验,在推出公租房地块时允许开发商建设具有良好收益的商业配套,这样通过商业物业来弥补公租房的租金缺口。但这需要公租房坐落的地点比较好。
对于有市民希望调低公租房的准入门槛,陈琳认为政府将内夹心层享受公租房的收入门槛定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主要是考虑到超过这一标准的家庭可以通过轮候购买到目前政府推出的经济适用房。
如果这些家庭不想购买经济适用房,也可以外夹心层的身份来申请公租房。但社会力量建房进度和供应房源的数量,是让这些家庭担忧的主要原因。
相关资料
广州公共租赁房准入门槛(征求意见)
享受政府主导建设公租房的内夹心层:
1.广州户籍;2.上年度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人均每月1250元)、家庭资产净值11万元以下;3.无自有产权住房;4.现无租住廉租住房、直管公房或单位自管公房;5.未享受过房改房、解困房、经济适用房、拆迁新社区安置房等购房优惠政策;6.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申请之日前5年内没有购买、出售、赠与、离婚析产或自行委托拍卖过房产。
享受社会力量主导建设的外夹心层:
1.广州户籍或在广州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新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引进的专业人才以及在本市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年的外来务工人员;2.上年度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0元(人均每月5833元)、家庭资产净值25万元以下;3.无自有产权住房且未享受过本市购房优惠政策,现无租住廉租住房、直管公房或单位自管公房。符合上述条件的单身人士,父母在本市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父母租住直管公房或单位自管公房人均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可以独立申请承租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